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TEL:028-85152519
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展示
营销网络
服务合作
人才加盟
联系我们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反馈及留言
健康天地
NEWS
行业新闻
健康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天地
>
健康天地
NEWS
寒冷——心脑血管病的幕后推手
在我国,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3亿,在北方寒冷地区,由寒冷所致的顽固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对此,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医大附属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专门就寒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读。
冠心病受低温冲击最大
绝对最低温度,也叫“极端最低温度”。指的是历年中给定的时段(如某年某月某日)内,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的最低值。田野指出,人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恒温动物,核心温度(指心脑肺等主要脏器温度)通常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范围内波动,极端情况时可大约向上浮动正3℃达40.5℃,向下则只有负1℃至36℃,超出这个范围生命活动将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专家曾收集到美国50个城市1989~2000年期间发生的6513330例死亡与气象数据,采用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极端气温与全因死亡的关系(其主要的死因是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研究显示,在极寒天气条件下,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大幅上升。
田野指出,每年冬季气温降至-19℃以下时,哈尔滨死亡人数随温度下降而显著上升,其中2.7%的人口死亡可归因于低温寒冷,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受低温寒冷的冲击最大。
温度骤降造成病情突发
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北方寒地易受西北方向来的冬季风和寒潮侵袭,常常出现气温骤降的极端情况。有随访结果显示,血压高低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加拿大医生观察到,降雪量和降雪时间与心梗病人入院率及死亡率有紧密关联,且这种关系在降雪后的第二天最明显,两到三天的持续降雪还会进一步增加心梗的可能。韩国学者在分析昼夜温度范围(DTR)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率的影响中发现,昼夜温差范围每增加1℃,心衰和哮喘的入院率则分别提高3%和1.1%,其中老年人最容易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可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还有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发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在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最低。田野解释说,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有限,突发温度变异会给人体带来相应变化,例如血胆固醇、心率和血小板黏度均增加,而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一日内较大的温度变化可导致人群中出现超额死亡。
季节变化“塑造”发病节律
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就发现冬季血压增高的现象,此后血压的季节变化开始受到人们重视。
一项慢性病研究曾分析了我国10个地区的数据,这10个地区的血压水平总体上呈季节性变化规律,但不同地区收缩压的季节性差异仍有所不同。如浙江省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16mmHg,海口市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4mmHg,哈尔滨市平均收缩压在冬季与夏季相差7mmHg。田野教授分析,尽管地处气候寒冷的东北部地区,哈尔滨市冬夏收缩压水平相差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哈尔滨冬季有集中供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与夏季比较相差很小。
田野指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不仅与血压水平变化息息相关,也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关联。有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衰相比,心梗引起的心衰更易受气温的左右,冬季和夏季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3%,二者相差悬殊。研究人员还发现,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夏季提高至41%。
一项来自15个大城市、包括1936116个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病例中,17.1%归因于温度气候,其中15.8%可归因于寒冷,1.3%归因于炎热。
尽管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严重,但却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田野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运动。最近的健康指南推荐至少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此外,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田野建议每个有条件的患者都要进行家庭血压监测与风险评估,并配合医师进行有效管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朋大道17号
吉泰安(四川)药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成都网站建设
1、《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川(备)-非经营性-2023-0013号
蜀ICP备18026818号
2、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友情链接:
中国中医药网
|
中国食品药品网
|
医药经济报
|
《中国中医急症》官方网站
|
中国中医药报多媒体数字报